Media Coverage

  • 教授意見:本港料缺5000 AI專才

    Media: Ming Pao Daily News
    AI早在1950年代已出現,為何今天才成為熱潮?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圖)教授解釋,背後推動力源自業界、政府、商界,「美國是全球IT行業重心,當地許多公司均引入AI,加上AlphaGo後,業界開始覺得AI有用
  • 中大研發智能系統 監察山泥傾瀉

    Media: Sing Tao Daily
    踏入雨季,山泥傾瀉事故頻生。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副教授鄭進雄(見圖中),與團隊研發智能山泥傾瀉監察系統,設置不同感應器,可偵測碎石、樹枝撞擊、水位升高等不尋常情況,並以遙控鏡頭拍攝實時影像,通報控制中心人員,及早判斷山坡狀況。
  • 智能系統監察山泥傾瀉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雨季來臨,易觸發山泥傾瀉。中大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聯同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發智能山泥傾瀉監察系統,分別在深井及瑪麗醫院旁的山坡泥石壩測試,並擬七月在嘉道理農場的山坡模擬山泥傾瀉,準確測試功效。 研究團隊採用輕巧零件組成感應器,每套成本僅數千元,同時降低系統耗電量,電池可持續使用約三年,並增設太陽能板提供電源,令系統可在正常存量下能十五天無間斷運作。
  • 中大研網絡編碼技術 強化傳輸效率配合智慧燈柱發展

    Media: Unwire
    《施政報告》提出引入「多功能智慧燈柱」作為本港智慧城市發展藍圖的重點項目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日前發表工程學院團隊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 (BATS code) 技術,該技術經過編碼和解碼程序,能夠增加網絡容量和解決無線通訊過程中數據丟失的難題,大幅提升網絡的傳輸速率,有助物聯網、霧運算等新科技發展,同時亦能為智慧燈柱的部署提供支援。
  • 中大新招編碼 數據不再甩漏

    Media: Wen Wei Po
    智慧城市涉及高效的資訊網絡系統,當中的數據傳輸可靠性、速度以及基站安裝成本,被視為成功的關鍵。 中文大學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技術,透過簡化編碼和解碼程序,以發送信息的「憑據」(evidence)代替發送整個信息,並由接收器收到「憑據」後重組還原,大大提升網絡傳輸速率逾五成半,亦可讓數據流失減少近三成,令網絡通訊更有效率和安全。團隊並正申請將BATS code納入國際通訊的編碼標準,爭取成為新世代通訊的基礎。
  • 中大新編碼技術 實時傳送影片不起格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燈是現代化城市最常見的基建設施,被視為各地發展智慧城市的首要改裝目標。有中大學者花7年時間研發新技術,名為「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稱與傳統線型網絡比較,可提升56%的傳輸速率,減少29%的整體數據流失,如應用於智慧燈柱上,有望實時傳送影片但不「起格」,料可用於監測人流及車流。
  • 中大研新網絡編碼 數據流失率大減

    Media: Sing Tao Daily
    要發揮智慧燈柱和第五代流動通訊(5G)的效能,數據傳送的速度和可靠性,扮演重要角色。中文大學團隊研發新的網絡編碼技術,減少數據運送途中的流失與損耗,測試證明比傳統方法快至少五成,數據流失率亦減少近三成。負責的教授楊偉豪指,未來半年將在中大校園設立試點,提供更優質的數據傳送服務,亦用作交通監察及人流統計。
  • 中大研發新編碼大升網絡傳輸速率

    Media: 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引入「多功能智慧燈柱」,作為本港智慧城市發展藍圖的重點項目之一。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昨公布由其團隊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可以為智慧燈柱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此編碼是目前最成熟的網絡編碼技術之一,經過編碼和解碼程序,能夠增加網絡容量和解決無線通訊過程中數據丟失的難題,大大提升網絡的傳輸速率。
  • 中大研分批發稀疏編碼技術 智能燈柱傳輸快56%

    Media: AM730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多功能智慧燈柱」計劃,或為市民帶來實時交通及天氣等資訊,燈柱數據傳輸、速度成關鍵。中大工程學院去年研發出「分批稀疏編碼」技術,令傳輸速率較傳統線型網絡,提升56%及減少29%整體數據流失,該院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楊偉豪相信,技術可配合政府的計劃,以低成本方法使收發數據時更有效及穩定。
  • 中大網絡編碼增傳輸效率 配合智慧燈柱試用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去年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能夠大幅提升數據傳輸效率。中大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兼網絡編碼研究所聯席主任楊偉豪相信,有關技術能配合香港發展智慧城市的進度,亦能配合施政報告提出引入「多功能智慧燈柱」的發展,可以為市民帶來即時交通、天氣、空氣質素等資訊,並提供空間建設WiFi和第5代流動通訊(5G)基站。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