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oggle navigation
About
Dean's Message
Faculty Mission
Facts and Figures
Advisory Board
Departments
Education
Academic Programmes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
Academic Advising
Academic Honesty
Admissions
Welcome Message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People
Deanery
Faculty Members
Faculty Committees
Alumni Associations
Support Staff
Research
Research Units
Research Grants
Research Excellence
CUHK InnoHK Centres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 Initiatives
Recent Research Breakthroughs
News
News and Update
Events
Publication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Awards
Gallery
Join Us
Academic Posts
Other Posts
Engineering
Today
For
Tomorrow
News
News and Update
Publication
CUEngineering Newsletter
Brochur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nual Awards Presentation
ENGAGE Newsletter
Events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Expert View
Awards
Gallery
Album
Video
Media Coverage
2017-06-14
中大超薄血壓計24小時監察防中風
Media: Sing Pao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輕巧超薄的血壓測量感應器,令感應器可配置於手帶或縫製於衣物上,準確度高且耗電量極低,連接無線網絡,便能24小時追蹤使用者的血壓變化,及早察覺異樣狀況,降低突然病發的風險,例如是中風及心臟病。
2017-06-14
云爾錄 :超薄感應器24小時測血壓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種輕巧超薄可貼在皮膚上的血壓測量感應器【圖】,也可配置於手帶或縫製於衣物上,準確度高,耗電量極低,只需連接無線網絡,便可24小時追蹤使用者的血壓變化,及早察覺異樣狀況,降低突然病發的風險。
2017-06-13
中大研發出輕巧超薄血壓測量感應器能長時間監察血壓水平
Media: 商業電台
中文大學研發出輕巧超薄的血壓測量感應器,能持續監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及心跳。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趙鈮表示,血壓感應器具有防水功能,而且輕巧纖薄,最薄的感應器厚度只有兩微米,相等於頭髮厚度的十分一,可貼於病人的皮膚上監察血壓的變化,最厚的感應器厚度約一百微米,可安裝於手帶及耳機,或縫合於衣物、床單及枕頭套等物件上。
2017-06-13
中大研微型血壓器 薄如蟬翼可貼皮膚衣物上
Media: on.cc
65歲以上長者逾半患高血壓,需定時監察血壓變化,惟現時常見的袖帶式血壓計體積較大,而且只能測量當刻血壓水平。中文大學研發出微型超薄血壓測量感應器,最薄的只有頭髮直徑十分一,可貼於皮膚,或安裝於手環,甚至縫於衣物、床單、枕袋等,24小時全天候追蹤用家血壓變化,察覺異樣時及時作出警告,一旦出現中風或心臟病發早期徵兆可盡早處理。
2017-06-13
中大發明超薄血壓感應器 薄過一條頭髮
Media: Apple Daily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今日公佈研發的隨身超薄血壓感應器,最薄的設計僅有一根頭髮的二十分之一厚,而最厚的設計也只有頭髮的五倍厚。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趙鈮,因母親患血管疾病而需要持續地量血壓,但發現市面上的產品有很多不足,故萌生研發新血壓感應器的念頭,「主要希望研發出便利、舒適,可以24小時監察血壓,以及用以醫療用途的血壓感應器。」
2017-06-13
中大研超薄感應器 全天候測血壓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經常量度血壓有效監察長者的身體狀況,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輕巧超薄的血壓感應器,可裝置在手環或衣服上,而且耗電量極低,只需連接無綫網路就可24小時監察使用者的血壓變化,及早察覺身體異樣。
2017-06-12
中大研發粵語檢測系統 助辨錯別字
Media: RTHK
新一代日常溝通,往往用上一些「潮語」、或英文字代替中文正字。例如「好頹」來形容一個人沒心機工作,或用「hea」形容人無所事事。不少學生面對中文考試時,可能執筆忘字,或出現口語化句子。
2017-06-12
中大研錯字與粵語檢測系統 冀改善學生作文水平
Media: TVB News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錯字與粵語檢測系統,希望幫助中小學生,改善作文水平。 社交網絡興起,年輕人溝通,經常用口語、諧音,甚至中英文符號夾雜,有學生說很多字都不記得如何寫。
2017-06-12
應付DSE「死亡之卷」有救? 中大研錯字檢測系統助考生「升呢」
Media: HK01
DSE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有「死亡之卷」稱號,除了卷目的難度外,考生亦容易因經常犯錯別字及亂用成語而大量失分。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應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委託合作,花近兩年時間研發錯字和粵語檢測系統,期間匯入過千份DSE卷和學校模擬試卷、中小學教科書與字典中過百萬詞彙,以識別中文寫作四大問題,包括錯別字、簡體字、倒裝及粵語用法。
2017-06-12
準繩度逾8成 中大研系統揪錯別字
Media: Sky Post
中大工程學院團隊花近兩年,以歷屆文憑試考生的答卷及個別學校和補習社模擬試卷建立數據庫,研發出「中文錯字和粵語檢測系統」,除能識別錯別字和簡體字外,系統首次引入粵語元素,可偵測到口語及倒裝詞。
Pages
« first
‹ previous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
next ›
last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