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監控仍靠人 AI暫難勝任

擁有全球最多用戶、每月近20億人使用的美國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fb)近日宣布,將於未來一年增聘3000人,主要負責監察社交網絡內容,特別是針對色情及暴力的錄像。在新政策下,fb會主動删除所有不良資訊的內容,並採取對應措施。

Date: 
Tuesday, May 16, 2017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大數據」分析莫忽略統學傳統技術

「大數據」已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資訊科技,商務、醫療、社交、教育、政務等領域紛紛廣泛採用「大數據」技術去深入分析相關的網絡資訊,提升應用系統的智能及效率。舉例而言,「智慧城市」是《二○一七年《施政報告》》的重點發展之一,香港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指出,多個國際先進城市如紐約和巴塞隆納的「智慧城市」規劃都不約而同地圍繞六大範疇而設,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環境」及「智慧經濟」。

Date: 
Friday, April 7, 2017
Media: 
Sing Tao Daily

AI難越人智慧 導致數碼鴻溝

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研製、以人工智能(AI)驅動的自然語言系統「屈臣」(Watson) 於2011 年美國電視問答遊戲節目《危險邊緣》中壓倒人類勝出比賽。賽後IBM 更把「屈臣」AI 算法投入智能商務應用。另外,谷歌公司(Google)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算法所研製的「阿法狗」(AlphaGo)AI圍棋專家系統於2016年3月以4比1大勝南韓九段圍棋高手李世石。

Date: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6

AI+互聯網 必須智情俱備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已於11月16至18日在浙江烏鎮市舉行。多位星級互聯網企業家應大會邀請在開幕禮發言,包括阿里巴巴馬雲、百度李彥宏等。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認為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互聯網時代。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及大數據是這個新時代的關鍵技術,亦是全球資訊科技研發的主流方向,目標是機器(互聯網)代人。

Date: 
Friday, December 9, 2016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北漂港青」發明「快遞機械人」

顛覆傳統的人工智能(AI)大潮湧動,由全球多家科技及車企巨擘引領的無人駕駛技術革命走入日常生活,似乎比想像中來得更快。八十後「北漂港青」的李興龍,一年多前即瞄準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潛能,將其應用於為物流行業提供「最後一公里」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北京中關村創立內地首家無人配送機械人公司。

Date: 
Sunday, December 31, 2017
Media: 
Sing Tao Daily

11院所聯袂展示最新研發成果 港醫療智能莞科技周受捧

由香港中文大學工程院院長汪正平統籌的“智能化太陽能技術、採集、存儲及應用”項目,耗資7600萬港元,20多位來自香港中大、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及港大跨學科、跨院校學者共同合作。目前已在香港中文大學和聲書院頂層設示範基地,在今年5到8月內,由此係統生產的電力共1.36萬度,相當於電費約1.54萬港元。由此推算,該系統可在一年內為書院節省4萬港元電費。

Date: 
Saturday, December 9, 2017
Media: 
Ta Kung Pao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殺癌細胞

導入納米機械人於人體內進行檢測及治療的醫學科技即將實現。香港中文大學、南韓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昨宣布成立「創新醫學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將納米技術帶到臨床階段。未來醫生可透過磁力導航的導管植入人體心臟及腸道,釋出納米機械人深入以往檢查儀器未能進入的微細位置檢查或送藥,甚至殺死癌細胞。

Date: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 直達消化道治癌

消化道疾病漸趨普遍,胃癌、食道癌、大腸癌更位列全球10大癌症殺手。中大團隊研發微米及納米機械人,治療消化道疾病包括癌症,利用磁力操控,導航機械人準確到達管道病發位置,傳送藥物、釋出熱能移除癌細胞,或拍攝影像以助診症,治療時間料可節省一半,亦可減低對醫生技術的依賴。

Date: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Media: 
Sky Post

編程式獲獎學生再出戰 「港府投放資源不足」

兩港生早前參加「國際大都會奧林匹克資訊科技組」比賽,雙雙勇奪銀獎,下月將再出戰在南韓舉行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比賽」。二人均在中學時代獲啟蒙,對編程產生興趣,他們直指港府投放資源不足,令資訊科技發展不成熟,他們需靠中學師兄傳授知識,及上網和閱讀外國書籍自學。

Date: 
Friday, October 27, 2017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編程」重燃學習興趣 港生挑戰大型國際賽 上網自學 參賽鍛煉

比賽不僅是鍛煉,更是重拾學習興趣的契機。畢業於培正中學的黃梓駿及黃亦駿,今年代表本港在「國際大都會奧林匹克」贏得銀牌。兩人坦言對傳統理科興趣不大,中學成績得過且過,但投入編程後,不僅上網自學,更積極參加民間非正式比賽鍛煉。他們現就讀中文大學工程學院,下月將再度為港披甲,出戰規模最大的編程賽事「ACM國際程式設計比賽」。

Date: 
Friday, October 27, 2017
Media: 
Sing Tao Daily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