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中大研生物相容水凝膠修復關節缺損

    Media: Epoch Times
    中大開發出和生物相容的功能化水凝膠,可應用於治療膝蓋關節損傷,以及骨骼損傷,幫助重建軟骨。為再生醫學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易使用的材料,有助解決關節痛症。
  • 中大成功研發水凝膠 治療關節骨骼損傷

    Media: Metro Daily
    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早前成功以透明質酸和明膠等,開發功能化水凝膠,可治療膝蓋關節損傷、骨骼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
  • 生物相容水凝膠 中大研發治損傷

    Media: Sing Pao
    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開發一系列和生物相容的功能化水凝膠,可應用於治療膝蓋關節損傷,以及骨骼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此水凝膠亦是蛋白質藥物及幹細胞理想載體,為再生醫學發展提供高性能、低成本、易使用的應用材料,解決令人困擾的關節痛症。
  • 中大研究:水凝膠治骨骼損傷

    Media: am730
    運動員、勞動員及長者等由於過度勞動或身體退化,關節之間的軟骨不斷磨損,當中以承受身體八成重量的膝蓋關節最容易受損。由於骨膜布滿神經和血管,失去軟骨保護的骨頭互相磨擦,為帶來痛楚,嚴重者甚至要依靠輪椅代步。目前常用治療方法是在關節位置注射透明質酸,充當潤滑劑,紓緩關節痛楚;但透明質酸容易降解,效果一般只能維持半年至一年。
  • 超分子水凝膠 修補軟骨缺損

    Media: Wen Wei Po
    不少人有關節痛問題,醫生或會採用注射透明質酸充當潤滑劑,用以紓緩關節痛楚,惟透明質酸容易降解,也就失去潤滑功能。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邊黎明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以透明質酸、明膠等天然高分子為基礎,開發一系列和生物相容的功能化水凝膠,它有良好延伸性,可緩慢降解,破碎後自我復元,可利用注射方法修復膝蓋損傷,更是蛋白質藥物及幹細胞的理想載體。邊黎明期望超分子水凝膠可在2020年作臨床測試。
  • 促細胞再生黏附軟骨組織不易移位 中大水凝膠修復關節紓痛

    Media: Ta Kung Pao
    运动员、长者等常因伤患或过度劳动造成软骨退化,导致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要坐轮椅。传统治疗方法是在关节位置注射充当润滑效果的透明质酸,惟透明质酸会被身体吸收,效果仅能维持半年至一年。香港中文大学研发出新的水凝胶除有助延长纾痛,更能促进细胞再生,达到自我修復之效,黏附在关节软骨组织上不易移位。
  • 中大研水凝膠助延紓緩關節痛 冀2020年臨床實驗

    Media: TVB News
    中文大學研發出一款水凝膠,可望減慢透明質酸降解,延長紓緩關節痛的效果。 做得多這些動作,關節之間的軟骨會因為磨損而變薄,導致關節痛。常用療法是在關節位置注射透明質酸,充當潤滑劑紓緩情況。但透明質酸容易降解,被身體吸收,效果一般只能維持半年至一年。
  • 研智能化太陽能 跨校合作獲成果

    Media: 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研資局「主題研究計劃」的跨院校智能化太陽能項目,自2013年開始,進行為期5年的「智能化太陽能技術」研究項目,當中包括采集、存儲及應用三部分。項目由中大工程學院院長汪正平教授主領,聯同20多位來自中大、理大、科大和港大的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最近各隊還將成果整合為實際應用方案,在和聲書院設示範基地,以驗證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效益。
  • 計出微電網調度 年慳20%成本

    Media: Wen Wei Po
    新能源受變幻莫測的天氣影響,會令供電系統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如何令其「乖乖地」為人類所用,成為能源科學家致力攻克的難題。中大率先研發出嶄新的「微電網發電調度的在線算法」,能實時調配出滿足供電需要的最低成本方案,全年可節省約20%營運成本,實驗證明系統在接近真實環境中的表現,距離理論上的最低成本,僅相差不到10%。
  • 省成本太陽能調度 中大書院實地試驗

    Media: Ming Pao Daily News
    使用再生能源發電是環保趨勢,本港跨院校研究的智能化太陽能技術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研發如何解決再生能源不穩定而引致的發電調度差異,以及構建全港首個微網控制實驗平台和智慧型電氣負載控制器,有助香港電網穩定運行,更有望應用於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微電網上。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