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無線傳感】中大研發超薄無線傳感電子貼紙 集供電、傳感、訊號傳輸功能於一身

    Media: HKET Daily
    香港中文大學最近研發了一款自行驅動的無線傳感電子貼紙SWISE,能夠將手指輕觸薄膜的能量轉化為電磁波信號,毋須電池或電線,即可實現無線傳感技術,有望應用於智慧衣服、機械人技術等多方面,團隊下一步計劃與科技企業合作,將相關智能產品推出市場。
  • 中大研自行驅動無線傳感貼紙

    Media: Sing Tao Daily
    物聯網發展一日千里,但傳統的無線傳感技術有諸多限制,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發自行驅動的無線傳感電子貼紙(SWISE),將手指輕觸薄膜的能量,轉化為電磁波訊號,毋須電池或電線,便可實現無線傳感技術,研究團隊將與科技企業合作,把新技術應用於智能產品,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知名期刊《科學進展》刊登。
  • 前海擴區大增機遇 科技界要把握

    Media: Sing Tao Daily
    國務院於九月六日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擴大至一百二十平方公里,主要是為「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 港3學者獲科學探索獎 得主年輕化 信研究必有成果

    Media: HKEJ
    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出資支持、科學家主導的公益性獎項「科學探索獎」,昨公布得獎名單,3名本港科學家獲獎,分別為香港大學姚望教授及黃明欣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盧怡君副教授【表】,今屆得主有年輕化趨勢。作為8名獲獎女性之一、正在懷孕的盧怡君表示,女性要同時兼顧科研及家庭不容易,期望以自身例子勉勵其他女性。
  • 中大港大3學者奪「科學探索獎」

    Media: Wen Wei Po
    盧怡君研電子儲能盼助貧困區 冀兼顧工作家庭 為鼓勵國家青年科技人才積極投身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設立了「科學探索獎」,每年選出最多50名不超過45周歲的科研學者進行表揚。主辦機構昨日公布最新一屆得獎結果,本港有3人獲獎,包括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盧怡君、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黃明欣及港大物理系教授姚望,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獎金,用途可自由支配
  • 善用大數據教學 助學生了解國情

    Media: Sing Tao Daily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訪港,向香港各界代表介紹《規劃綱要》,在青年論壇中,「國家隊」代表鼓勵香港青年多了解國情,認識國家發展大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以香港為核心的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 未來智慧城市 網絡安全極關鍵

    Media: HKEJ
    據美國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預測,全世界多達七成人口在2045年將在城市裏居住。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動,將給各地城市規劃帶來莫大壓力,尤其是基礎建設,例如城際交通、食物和水源、電力能源、污水處理、公共安全等設施必須緊密配合。
  • 港三學者獲騰訊「科學探索獎」

    Media: Sing Tao Daily
    青年科學家需要鼓勵與資源,發展科研生涯。由騰訊基金會贊助的「科學探索獎」,昨公布第三屆得獎者名單,香港區連續兩屆有三人獲獎,來自中文大學的副教授盧怡君是今屆八名獲獎女性之一,冀自身經歷為其他女科學家帶來啟發。連同香港大學另外兩名獲獎學者,每人將在未來五年內,獲人民幣總計三百萬元獎金。
  • 未來世界的「網絡編碼」

    Media: Sing Tao Daily
    中文大學的楊偉豪教授,在訊息工程界獲獎無數,包括訊息工程界的信息論最高榮譽「IEEE克勞德.香農獎」,以及「IEEE理查德.漢明獎章」,是首位獲此榮譽的亞洲學者。
  • 東奧先進科技 受讚譽也招爭議

    Media: Sing Tao Daily
    萬眾期待的東京奧運會幾經波折,終於在上周日圓滿閉幕,十七天賽事共舉辦了三百三十九場比賽,競爭激烈,各國及地區運動員屢創佳績,多次打破紀錄。例如牙買加短跑選手赫拉在女子百米跑出十點六一秒成績,打破已維持了三十多年的奧運紀錄等。有運動科學專家認為,這些佳績除了依靠運動員的表現之外,科技的支持亦非常關鍵。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