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中大7項目獲首屆「產學研1+計劃」撥款 成本地院校之最

    Media: Sing Tao Daily
    中大研究團隊領導的7個項目,獲得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首屆「產學研1+計劃」的資助,在本地院校中數量最多。中大今日舉行(4日)記者會,邀請7個項目的統籌學者介紹項目內容及未來計劃。中大協理副校長黃俊文表示,此次中大獲資助的7個項目,涵蓋先進工程、生物醫學以及生物技術等多個創新領域。
  • 中大研究 | 線粒體仿蜥蜴的「斷尾求生術」,細胞維持健康的機制

    Media: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線粒體是一種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負責製造能量供細胞使用,被喻為細胞內的「能量工廠」。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段麗婷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線粒體能作出類似蜥蜴逃生的斷尾行為,將受損的外膜部分截除以維持細胞健康,團隊發現此現象是由拉力引起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著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
  •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減中風損傷

    Media: AM 730
    中風為全球的第二大死因,也是導致成人永久傷殘和認知障礙的主因。治療缺血性中風必須分秒必爭,惟現時的治療方法仍有局限性,香港中文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了磁控溶血酶激活劑納米機械人(tPA-nbots),其溶栓速度快5至20倍,亦有望減低缺血引起的腦損傷,及治療的副作用。研究結果已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和《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
  •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 精準疏通血栓、治腦中風 藉磁力導航、可實時追蹤位置

    Media: i-cable
    中大研發新型納米機械人,透過導管放入血管,溶解中風病人的血栓,更精準用藥,相信可為治療提供新方法,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螢幕上的黑色點點是顯微鏡下的納米機械人,比頭髮還小,由中大團隊研發,可輔助疏通血栓、治療腦中風。機械人在樽內,納米機械人表面帶有藥物,劑量是傳統注射的2.4%,溶解血栓速度較傳統快5至20倍,瞄準血塊更精準用藥。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我們發現用單個納米機械人,納米機械人做得很大,它也有可能把血管堵住,對不對?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做得小,但是你把納米機械人做得盡量的小以後它也帶不了太多的藥。這樣定向溶栓的好處就是這個藥物不是在人體裏面進行循環,它就是在這個位置,然後到大腦。它並沒有在大腦裏面循環的話,會大大降低人體其他部位內出血的 會。」
  • 黃錦輝教授:《財政預算案》怎樣出招提升香港創科競爭力?學生和退休人士有什麼機會加入創科大軍?

    Media: Master Insight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為我們點評財爺陳茂波在創科舉措着墨是否足夠。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 善用「AI專家」 度身定造提升教育效率

    Media: HKET Daily
    「教育科技」(EdTech)的目標是提升教與學的效率,是學界持續發展的關鍵工具。教育界採用科技來優化教與學大有先例。
  • 中大學者黃錦輝發表約250篇科普論文 奪聖方濟各人文科技獎 

    Media: HKET Daily
    為表揚對發展人文科技作出貢獻的學者,明愛專上學院葉應桃李如意人文及語言學院今(4日)舉辦第2屆聖方濟各人文科技獎頒獎禮,包括中大工程學院教授兼副院長黃錦輝在推動亞洲自然語言處理研究及香港科學普及上具傑出貢獻,而在語言範疇方面獲獎,並獲頒15,000美元獎金。
  • 中大工程學系提升硫作為電池原料可用性 有望解決液流電池商用化瓶頸

    Media: HKET Daily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盧怡君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仿生的分子催化劑,通過均相催化的方式實現了低成本、高能效的硫基液流電池,成功破解了硫基液流電池動力學不佳的瓶頸問題。該突破性研究最近被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能源》選為12月刊的封面論文。
  • 數據政策「管」與「用」 左右港AI發展

    Media: HKET Daily
    政府於上周五(8日)公布《香港促進數據流通及保障數據安全的政策宣言》,筆者表示歡迎,認為《宣言》能夠為數據應用及管治,以至人工智能(AI)持續發展,確立清晰的執行方向。
  • 港製廢玻璃外牆降溫塗料 首奪James Dyson設計大獎可持續發展獎

    Media: HK01
    近年香港天氣較以往炎熱,其中一個原因是本地建築物增多,混凝土在日間吸熱,晚上釋放熱力,令氣溫升高。天氣酷熱令大家離不開冷氣,長期開冷氣耗電而且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惡性循環。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以廢棄玻璃為原料,研發降溫外牆塗料E-COATING,奪得本年度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的可持續發展獎。團隊正積極促進E-COATING商品化,讓科研成果進入市場,紓緩暖化問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