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中大新技術揭秘細胞內質網 助解疾病機制開發新療法

    Media: Wen Wei Po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段麗婷領導的團隊,成功研發了光誘導內質網力刺激器(LIMER),...
  • 聲納偵測泳池遇溺者 盼減失救風險

    Media: Ming Pao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世界每年都有20多萬至30多萬人因遇溺而亡。在香港,泳客遇溺死亡事件亦時有所聞。有本地初創公司認為,救生員人手不足的問題已持續多年,應該善用現代科技監察泳池有無遇溺者,而聲納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應該是可行方案。
  • 中大創新日展出多個初創項目 可穿戴式外骨架提高搬運效率減工傷

    Media: HK01
    中文大學於今天(20日)舉辦第四屆中大創新日,有三十多家由中大學者、師生、校友所創立的創新企業參展。由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廖維新教授領導的團隊就成功研發可穿戴式外骨架,以兩個摩打提供最多30公斤動力,減低工人於搬運重物時的負擔及受傷機會。
  • 上海交大—港中大本科雙學位(金融學+金融科技)項目啟航

    Media: HKCD
    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進行了「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本科雙學位(金融學+金融科技)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及發布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常務副校長陳金梁、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工程學院副院長許建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副校長劉衛東、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文寧的見證下,港中文工程學院院長曾漢奇與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副院長、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劉少軒簽署了合作協議。內地和香港兩地高校首個深度合作的整建制成班的本科雙學位項目揚帆起航!  
  • 港企環保長壽電池 深圳充電站試用 硫較鋰電成本減半 冀2027量產

    Media: Ming Pao
    內地積極推動電動汽車普及,但充電站充電價格及電池環保安全等仍有改進空間。研發儲能系統的本港科創企業易池新能(Luquos Energy),透過硫基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為供電站提供安全及低成本的電力支援,並與中華煤氣(0003)旗下港華智慧能源(1083)合作,在深圳市沙井汽車充電站設試點,爭取2027年其研發的儲能系統可大規模量產,投入市場。
  • 機器學習算法 使微納機械人更「聰明」

    Media: Ming Pao
    微納機械人在臨牀應用中有龐大潛力。人類的大腦是承載智慧的器官;同樣地,若能夠賦予微納機械人「智慧」,將能令它在醫療應用上開闢新領域。我們合作開展了探索在微納領域實現「具身智能」(註1)的綜述工作。 
  • 設計稻米種植機械人 中大攬冠亞 下月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Media: am730
    今屆大賽以「出類拔穗」為主題,取材自越南梯田耕種,場地分為插秧、收割及儲存3個區域。參賽隊伍除須設計和製作手動及全自動操作機械人外,還須按規定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加入電腦視覺技術,讓全自動機械人配備「智慧識別」功能,能夠自動偵測賽區上的「稻米」,並完成指定任務,以奪取更高的分數。
  • 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中大包辦冠亞 女醫科生冀用到醫療機械上

    Media: HK01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包攬「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冠亞軍,8月將會代表香港參加「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2024」,目前正在積極備戰。當中,女醫科生陳樂澄表示,醫療機械發展是大趨勢,參加比賽能夠親身完善並製作機械人,能夠大宏觀地了解機械設計和操作,希望學到的技巧和技術可以運用到醫療機械,以及可以參與到醫學院和工程院的合作項目中去。
  • 大專生機械人大賽 中大「長驅植進」奪冠 將代表出戰越南

    Media: i-cable
    第21屆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由香港中文大學隊伍勝出,他們將代表香港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一枝箭」衝出去收集稻苗鬥快把稻米放入穀倉,這班機械人化身農夫插秧、...
  • 中文大學隊奪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冠軍 8月越南出戰國際比賽

    Media: HK01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的「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4」周日(23日)舉行,有逾200名來自本港8間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與,透過操作機械人收割「稻米」奪取分數,由中文大學「長驅植進」隊成功奪冠。今年的比賽特別加強人工智能(AI)元素,令比賽難度大增,機械人之間的協調性和比賽策略至關重要,非常考驗學生對相關技術的應用。  

Pages